盛夏七月国内股票配资,桃花源新城建设现场热潮涌动。拔地而起的新居、即将贯通的道路、精心规划的绿地,正一步步将当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。
从“有其屋”到“优其居”,从“环境差”到“配套全”,新城建设的每一步,都在书写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变迁。
熊正江:既是建设者也是“优居”受益者
7月10日,桃花源新城雅筑洋房绿化区,项目管理人员熊正江正和工人一起铺草皮。汗水浸透衣衫,他脸上却笑意不减——作为土生土长的小坝人,他不仅是新城建设的参与者,更将是“住得舒服”的直接受益者。
“以前想都不敢想,我能在这儿买套140多平方米的房子。”熊正江的老家是小坝片区常见的老式住房,绿化匮乏、配套陈旧,住上现代化新居曾是他多年的梦想。如今,雅筑洋房的规划让梦想照进现实:房屋质量过硬,还配套大面积绿化与休闲花园。“散步有步道,锻炼有场地,多安逸!”说起未来的家,他眼里满是憧憬。
展开剩余70%“自己成了业主,就更盼着项目早日建成。”作为管理人员,熊正江每天紧盯施工进度,从房屋质量到绿化细节都一丝不苟;闲下来时,便挽起袖子和工人一起铺草栽花。在他看来,桃花源新城建设不只是盖房子,更是改变小坝人生活的“幸福工程”:“以前农村羡慕城里,现在咱在家门口就能过上比城里还舒坦的日子。”一想到不久后全家能搬进推窗见绿、出门赏景的新家,他就浑身是劲。
邱梦仙:老地方迎来“新生活”
桃花源新城台基地建房区,房屋建设如火如荼。62岁的邱梦仙望着眼前亮堂的路灯和平坦的硬化路,笑意不停。房屋征迁时,她家选了离老房子不远的台基地自建房,如今新房在建,一家人对未来满是期待。
桃花源新城台基地一期项目占地129亩,不仅平整出集中安置的宅基地,还配套完善了给排水管网、照明及配电设施。“变化太大了!”邱梦仙感慨,新城建设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,还规划了高铁站,“以后孩子们回家、我们老两口出门,都方便得很。”
如今,邱梦仙也加入了建设队伍,每天在工地上栽花、铺草、浇水。看着亲手种下的绿植发芽,看着新城楼房渐多,她心里的期盼就更迫切了。
张芳:盼着“归巢”享配套生活
“新城建好,我们全家肯定回来!”桃花源新城绿化工地上,村民张芳一边给新栽树苗浇水,一边笃定地说。在小坝生活大半辈子的她,既是建设者,也是盼着“归巢”的“准业主”——在这里打零工做绿化,既能挣钱,又能亲眼看着家园变美。
房屋征迁后,为方便四个孙子在县城上学,张芳一家暂时搬走,但“回小坝”的念头从未断过。“房子肯定买在新城,等学校建好,就把孩子接回来读书。”这是全家的共识。
“新城规划了学校、医院、大型超市,以后买菜看病、孙子上学都不用跑远路。”她数着新生活的好处,“以前羡慕城里方便,以后咱这儿啥都不缺,还是熟悉的地方,多好!”
她常畅想未来:早上送孙子去离家不远的学校,白天去超市买菜,饭后在新城步道散步,住新房、遇乡邻,过着城里人的日子,“这日子真不赖!”
从熊正江入住洋房,到邱梦仙在规划宅基地安度晚年,再到张芳期盼配套齐全的新家,小坝人的生活变迁,正是桃花源新城从“住有所居”向“住有优居”跨越的生动注脚。这座新城的崛起,不仅解决了“有没有地方住”的基本需求,更以品质、环境、配套与交通便利,回应了“怎样住得更好”的民生期盼,让每个居民在建设与守望中,收获稳稳的幸福。
记者/田金凤国内股票配资
发布于:北京市启远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